掃描二維碼
  微信看“新京報評論”
  @松鼠雲無心(科普作家):那個“辣條致癌”的事情,雖然辣條不是多好的食品,曝光的“廉價辣條”也確實可能諸多不合格,但是,“曝光”時所用的指控真是槽點滿滿,不忍直視。#劣質辣條,罪在“劣質”而非“辣條”#
  @Stanford於洋(能源資源環境經濟學者):一個月前,滿屏都在炒作石油下降是美國的資源戰,我說,美國自己的離岸和頁岩油不要了嗎?一個月後,頁岩油開始哀哀叫的新聞出來,各位“大棋局”的分析家們又在說是沙特對頁岩油的陰謀。可長點兒心罷!告訴我這個陰謀、戰略、資源戰的邏輯在哪裡。
  @清華孫立平(學者):看了P2P租車的資料,雖然不會用,但能明顯感覺到,互聯網推動下的諸如此類的事情,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,改變著人們組織經濟生活的模式。難道被改變的僅是經濟嗎?環顧周圍的世界,人們都在學習新的價值,適應新的文化。新模式舊模式在競爭中實現替代,贏者敗者在勝負中展現風度。一個人類的新時代來了。
  @大臉撐在小胸(氣象學博士):對那個地鐵站里PM2.5是地面的16倍的新聞深表懷疑。尤其那句“來源為…乘客呼出的二氧化碳”,二氧化碳是氣態,PM2.5是顆粒物,怎麼個來源法?
  欄目主持:張燕  (原標題:微言大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ckvzdggapt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